近年来,峨山县大力推动殡葬变革,紧扣公益殡葬、阳光殡葬、惠民殡葬、法治殡葬、绿色殡葬、人文殡葬六项重点工作,为绿色开展赢得了宽广空间,文明殡葬理念家喻户晓。
“曾经办一场白事不会低于80桌,加上选墓地、买棺木、打石碑,抬遗体上山和建坟办下来花费至少要三四万元。”峨山县甸中镇甸中社区“红白理事会”会员王绍有说,以往的丧葬风俗带来许多不必要的担负,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家庭,会因而形成家庭生活困难。“不仅如此,曾经办凶事还要请人吹喇叭、敲鼓,还有咱们当地彝族的‘跳花鼓’,吹吹打打一场下来也要千把块钱,谁家请来吹打的部队多,谁家就有体面,形成了相互攀比的坏习尚。”甸中社区“红白理事会”会员陆峰接过话茬说。
“曾经实施土葬,依照老风俗办,一场凶事要花好几万,现在火化后进公墓,不光减轻了经济担负、情面担负,政府还有补贴。”峨山县甸中镇大寨村乡民柏自亮说。
峨山县甸中镇民政所所长普顺权表明,跟着殡葬变革方针宣扬的深化,生态葬已逐渐被大众接受。“咱们还引导大众运用音响设备播放哀乐替代以往的吹喇叭跳花鼓、敬献花圈、带黑孝套、戴白花等不良风俗。”他说。
沿着新修的沥青路,从城一向通向峨山县双江大街乡村公益性公墓,墓穴依山就势规整摆放,两三米高的柏枝树中满了整个墓区,远远望去山林生气勃勃。仅一山之隔的峨山县天泉林园经营性公墓,墓区的山水林与亭台楼阁构建了优美的环境。
坐落公墓山脚的峨山县殡仪馆,距县城约4公里,全程直通了沥青路,县殡葬管理所所长施忠国介绍,殡仪馆占地近4200平方米,除设有3个吊唁厅外,还设有宿舍、接待室、餐厅等,还可免费提供可循环利用的绢花圈。
“无论是公益性公墓仍是经营性公墓,每个墓穴规范都是0.8平方米,每个墓穴的巨细、规范都是一致的。”峨山县民政局局长李洪说,推广入公墓安葬后,不仅大大节省了土地,还形成了杰出的生态殡葬空气。峨山县现在已建成了8个镇级乡村公益性公墓、74个村级乡村公益性公墓,覆盖了全线两个回族社区外的一切村、社区;还活跃筹集资金执行惠民殡葬补助,入公墓安葬的,除遗体运输费据实报销外,一般大众给予4000元补助,特别困难大众给予5000元补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