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豆公村“白事”破旧俗

日前,一场具有推翻千年传统习俗的“白事”,在冀南新区辛庄营乡南豆公村举行。丧葬典礼上,逝者家人和亲友打破旧观念——不再披麻戴孝、收取“利事布”,而是以臂缠黑纱、胸戴白花的现代文明节省方法,悼念逝世的白叟。据了解,这已是本年春节以来,南豆公村接连举行的第六场文明丧葬典礼。

“‘白事’是当地用语,指的是丧葬活动。依照传统习俗,丧葬典礼上密切家人要以戴白帽、穿白衣、踏白鞋等方法,表达怀念亲人的心境。”正在撰写《南豆公村村史》的乡民张荣国在参与丧葬典礼时介绍,依据文献记载,披麻戴孝初次出现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。现在这种老旧传统已不符合年代展开大潮,许多乡民要求变革。

南豆公村坐落冀南新区东部,全村5700余人。该乡民风淳朴,村干部事业心强,通过一起努力,于上一年成功当选第五届“全国文明村镇”。近年来,南豆公村乡民步入致富快速路。但与此同时,一些婚丧嫁娶中的大操大办、攀比斗富现象增多,不良风气昂首,增加了大众担负。特别是在“白事”中,点燃礼炮焰火现象严峻,你放10分钟,他就放半小时,瞬间大几千元荡然无存;请了歌舞团还要请锣鼓队,乃至一请三、四支,又要花去几千元。此外,披麻戴孝及发放“利事布”等陈规陋习不符合当时社会发起的推陈出新、文明节省办凶事的要求,引起大众不满。“村里人口多,‘白事’也多,均匀每个月得有3、4次。隔三岔五看到从家门口通过‘白衣、白帽、白鞋’部队,搁谁心里也不舒服。”乡民们表达了一起看法。

为此,南豆公村村委会拟定《红白事变革试行方法》,并于本年1月底开始实行。该《方法》对红白事人员设置、车辆组织、管控事项等提出具体要求,如制止点燃礼炮焰火;禁用歌舞团;“白事”不再运用白布,孝子、亲友改为佩带黑臂纱、孝牌或小白花等。

《方法》的施行得到广阔乡民支持。乡民张福海是《方法》施行后,第一个不在亲人丧葬活动中运用“白布”的乡民。“刚开始心里不能承受,村干部上门做了4天作业,全家人才想通。”他说,其实乡民都情愿节省办“白事”,既省钱又省劲,多好啊。

外出创业的乡民王新龙说,自己家曾经在村里办过凶事,一场下来要花3万元左右。现在节省了许多,传闻每家能少花费近万元。

据了解,现在,南豆公村干部正在事必躬亲,用鞠躬方法代替祭拜时行叩头礼的老规矩,进一步展开好推陈出新、弘扬年代新风作业。

发表回复